校企携手,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职教集团
——在“深圳市中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话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杜和平: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尊敬的以环市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
职 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之间的空缺,担负着为产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重任。 2005年我国召开了盛况空前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于是,有人欢呼:“职业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当 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 期。要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就必须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必须要实行“两个转型”和“两个 升级”。“两个转型”一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型,二是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转型;“两个升级”即产业升级和劳动力素质升级。要实现这两个转型和升级,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更没有一流的产业。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工人,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崛起提供技术人才的“发动机”。
职 业教育的专业来自企业的职业岗位,职业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理应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德国职业教育中,专业有时是直接称为“职业”的,所以职业学校的专业必须 对接企业的岗位和职业,才能使专业的实质内涵和企业的职业岗位实现跨界融通。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壮大的必由之路。根植于产业的沃土,职业教育才能找到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业兴则职教兴,产业提升则职教提升。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它的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发挥企业和学院教育资源一体化的优势。
校企合作可以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并延伸至企业新产品共同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以及学院教学项目研究等领域。
在校企合作中应恪守“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实现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在广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我省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发展模式、投入力度、办学环境、多项发展指标位居全国第一。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黄金期。
2010 年,以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牵头单位,联合相关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等单位,在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形成了非独立 法人联盟,组建了深圳市第一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在全国同行业中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
成立职教集团的目的,一是促进工学结合、突出就业导向,优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提高职教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二是实行集团成员单位间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投资的最大效益,促进校企紧密联合,共同发展。
长 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科技”)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旗下的重要骨干企业,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产值千亿元。 2011年,在第25届中国电子百强企业评选中,长城科技位列第4位;位于中国企业500强第28位;2012年又入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位于 1752位。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研发制造商,全球最大的独立计算机盘基片研发制造商,全球最大的内存模组制造商,全球第二大硬盘磁头研发制造商,全球第三 大液晶电视研发制造商,全球第七大EMS(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国内最大的计算机电源研发制造商,拥有“长城”牌计算机、笔记本、服务器三个中国名牌、 “长城”品牌,连续五年荣膺“中国十大消费电子领先品牌”,拥有“Great Wall 长城”和 “AOC” 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长城电脑)荣列“2011年度中国500强”第33位、“2011深圳企业百强”第2位。
早 在80年代,在王之先生领导时,长城就与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即现在的深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展开了亲密的合作,设置长城奖学金、开展讲座活动等。90年代 初,长城从“一职校”吸收了不少优秀学生,他们不仅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而且,动手能力很强。如今,他们已经成长为生产骨干,管理中坚,和企业一 起成长。作为深圳第一职教集团理事单位,2011年,长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将双方的 合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很有“动手能力”,职校学生是“蓝领创新”和“微创新”的主力军。长 城电脑电源事业部有许多第一职校的学生,有的现已走向领导岗位,如汤秀英、潘海东、古秀荣等都是工厂的主力军。另外一些学生通过职业技术学校的短期培训, 在生产一线的“微创新”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创造了财富和效益。左图自动抓板手(运行演示)每年可节省28名人工。职校学生很给力,“吃的是草,挤出 的是奶”。
2012年,长城科技与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再次签署校企合作协 议,联合开展定向培养、一线教学等多种创新实践活动,建立长城培训实习基地,安排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习实训指导及教学研究工作,优先吸收职 校学生就业等全面合作。包括:设立实习培训基地,展开实训及顶岗实习;提供有关专业信息服务、进行技术咨询、技术协作;共同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研究、开 发、建设专业、课程和教材;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提供帮助和方便等。
下一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到教材、课程的制定,甚至专业、招生规划,变被动配合为主动配合,实现前置式、全方位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等。这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培训时间,并为企业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
要做好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必须用跨界的思考来谋划和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让专业围着产业转、学校围着市场转、人才培养围着企业转。
企业可以联合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把与职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接受合作学校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联合学校共同进行产品技术攻关。
职校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提高就业;并及时了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指导自身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邀请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合作学校指导教师,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企携手,同心同德,让我们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职业教育集团,一起迎接更加璀璨的明天!
谢谢大家!